西南大学关于切实做好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实施意见(西校〔2007〕303号)

发布时间: 2023-06-14 15:00 作者:本站编辑 责任编辑: xn_zxzx 浏览次数:

西南大学关于切实做好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实施意见

西校〔2007〕303号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政策体系,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鼓励他们成长成才,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解决高校贫困家庭学生困难问题的通知》(国办发〔2004〕68 号)和《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国发〔2007〕13号)的精神,现就我校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困难问题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困难问题是学校的一项重要任务

1.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解决经济困难,使其顺利完成学业,是党 和国家赋予高校的历史任务和神圣使命。它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是实施科教兴国 和人才强国战略,优化教育结构,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的有效手段;是切实履行公共财政职能,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必然要求。

2.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解决经济困难,使其顺利完成学业,是维护学校稳定和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随着学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和学生总量的增长,我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数量有较大增加。目前,我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总数约占全校学生总人数的30%。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困难问题的解决,直接关系到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

二、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困难问题的工作机构、工作原则和工作目标

3.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困难问题的工作机构:学校学生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学校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工作;学生工作处助学中心,学生手册127 具体负责学校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工作;学院学生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落实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工作。

4.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困难问题的工作原则:坚持专项管理的原则,建立学校和学院两级管理体制;坚持经济资助与精神帮扶相结合的原则,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直接经济资助的同时,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加强诚信教育、励志教育和感恩教育,鼓励学生自立自强;坚持资助和考核相结合的原则,以促进全面发展的考核体系为引导,促进受助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高。

5.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困难问题的工作目标: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困难问题,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成长成才创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培养健康心理品质,促进他们全面发展;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用自己的成绩和行动回报学校、国家和社会。

三、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困难问题的主要任务

6.以“绿色通道工作为起点,切实解决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入学难和生活难的问题。做好“绿色通道”工作,要保证家庭经济困难新生顺利入住、入学,保证他们入学时有一定的学习生活保障。

7.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为基础,公平、公正、合理地分配资助资源,切实保证国家各项资助政策和措施真正落实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身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要坚持实事求是,确定合理标准,由学生本人提出申请,实行民主评议和学校评定相结合的原则;要严格工作制度,规范工作程序;要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加强教育和监督。

8.以国家和地方奖助学金工作为核心,全力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困难。认真宣传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政策,激励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勤奋学习、努力进取;做好国家助学金评选和发放工作,确保大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享受国家助学金;认真落实免费教育师范生政策,让免费教育师范生充分感受党和政府的关爱。同时,做好西部开发助学工程、非西藏生源定向西藏补助、新疆少数民族特殊困难学生补助工作,让国家资助政策惠及更多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9.以国家助学贷款工作为主体,切实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费和住宿费问题。加强领导,统一认识,正确处理学校、银行、学生之间的关系;完善国家助学贷款风险防范机制,加强对借款学生的诚信教育和贷后管理,引导借款学生正确使用国家助学贷款,积极按时还款;认真做好国家助学贷款代偿资助工作,减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毕业后的负担;积极配合生源地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和国家开发银行,稳步推进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借款学生个人信息系统,实现信息化、档案化管理;认真做好贷款催收工作,降低经办银行信贷风险。

10.以勤工助学工作为重点,给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更多的锻炼自己和解决经济困难的机会。加大勤工助学经费投入,足额划拨足额使用;拓展校内勤工助学岗位和进一步拓展校外勤工助学市场;维护学生权益,保障学生安全,做到无毒、无害、无危险作业,不影响健康和学习;加强对参加勤工助学活动学生的岗前培训,加强道德教育、法律教育、安全教育、诚信教育、励志教育和感恩教育。